馬鈴薯原原種大棚
培育實驗室
神果科技的生產車間
榆中是一個農業大縣,也是全國規劃建設的蔬菜重點生產基地。近年來,榆中縣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以科技創新做優做大做強特色農業,不僅依靠適宜耕種馬鈴薯的氣候條件與地理優勢,全面啟動馬鈴薯種業振興和產業鏈閉環生產,而且壯大百合下游產業鏈多元化發展,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 “北繁南種”
馬鈴薯迎來發展新機遇
走進榆中縣城東的甘肅大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馬鈴薯原原種大棚,大部分墨綠色的種苗長勢正旺,另有一片馬鈴薯秧苗已呈褐黃。“一顆馬鈴薯從脫毒種苗的培育,到栽培成為原原種進入市場,離不開科技支撐。”有著6年銷售經驗剛剛被提拔到公司組培中心的黨熠禎介紹,公司在榆中縣每年推廣馬鈴薯脫毒原種田1300畝左右,所生產的原種除少量外銷以外,大部分用于該縣縣域內馬鈴薯種植。作為榆中縣的主要種薯生產基地,今年將進行兩輪的種苗移栽,目前大棚已完成近2萬平方米的種苗移栽,全年計劃移栽種苗5.6萬平方米,完成5000萬粒原原種生產。
近年來,我市全力打造馬鈴薯種薯繁育體系,主抓40多家種薯企業、合作社等種植大戶,建立蘭州“北繁南種”種薯基地5萬余畝,并按照“基地標準化、生產專業化、管理法制化、布局區域化”的要求,積極扶持企業加強新品種的研發和基礎種苗的培育,按照“科研+公司+基地+農戶”和“企業+合作社”的運作模式,培育壯大村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引導企業與合作社在高海拔地區建立規范化的種薯生產基地,開展種薯生產,引領貧困村產業發展。同時,開展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成立了馬鈴薯興旺組、科技服務團隊及柔性引進了全國馬鈴薯高層次人才、建立了蘭州市重點人才實施基地等措施,極大地助推了我市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2021年蘭州市馬鈴薯種植面積36.17萬畝,僅榆中縣馬鈴薯種植面積就達16萬畝,鮮薯產量達到23萬噸以上,實現產值5億元。全市馬鈴薯種薯項目直接帶動了逾4000戶貧困人口,有力地促進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揮了很好的富民產業示范作用。
2 “百合+產業鏈”
提升百合價值鏈
近年來,榆中縣緊盯“種球退化、品質不優、效益不高”三個產業發展制約瓶頸,將“標準化種植、種球繁育、發展加工業”作為產業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助力百合產業做優做精,百合產業成為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產業。
走進蘭州神果科技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套完整的自動智能化流水線加工設備將百合精深加工成百合系列產品。記者看到,灌裝過程通過上瓶、洗瓶、吹瓶、人工投放輔料、灌裝、封蓋、裝籠等步驟,只需要在上瓶和加輔料的環節人工參與,經多頭秤精確稱重來分裝百合,精準控制產品品質。“本條生產線每小時產量可達3000瓶,生產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殺菌,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生產線殺菌采用的是全自動噴淋式殺菌釜,經過“升溫階段—保溫階段10-20分鐘—降溫階段35℃-45℃”三個階段,按照預先設定好的工藝自動操作完成,高溫殺菌水從多個角度不斷流動,最大化保留百合營養成分和百合原始風味,而無需添加防腐劑。
據了解,神果科技針對蘭州百合初級加工的產業現狀,重點發展結合甘肅特色農產品的百合+產業鏈通過改良粗加工、初加工技術,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研發精加工百合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實現蘭州百合多次增值,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以蘭州百合為主的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條。目前產品銷往上海、廈門、北京、深圳、廣州、濟南等地,正以一種嶄新的面貌走向全國各地。
3 提檔升級
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振興。榆中縣作為農業大縣,緊盯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發展機遇,堅持特色農業提檔升級,按照“擴面積、延鏈條,增效益、提后勁,帶農戶、穩增收”工作思路,制定落實分項產業“個性化”發展舉措,全縣現代農業層級不斷優化提升。
在現代農業發展上,榆中縣以建設國家級農業示范園區為目標,持續實施鄉村振興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圍繞“三區三園四帶”總體產業布局,挖掘農業附加值,打造產值超百億元的三大產業區,全縣農業現代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強力支撐。目前,全縣高原夏菜、百合、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由51萬畝增至63.7萬畝。其中,推動中藥材、百合規模化種植,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2.5萬畝,建成200畝百合標準化基地5個。實施產業鏈條延伸工程,建成園子富源百合初加工產業園、和平神果精深加工產業園,運營華源、正源中藥材切片加工廠和大有公司馬鈴薯組培中心。以產業融合發展打造農業新興增長點,建成三產融合產業園6個,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縣農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莉 文/圖